三国时代的运河工程(三)
作者: 尤秈  年份期号: 2003-第2期 刊名: 交通与运输 关键词: 交通史 水路运输 运河工程 三国时代 航道开发 
描述:东吴政权开凿的运河 三国鼎立时期,占有长江上游的蜀汉和占有长江中下游的东吴,曾对长江流域地区进行大力开发,使长江流域的经济和文化得到较快发展。蜀汉由于所在地区偏僻,境内除拥有面积不大的成都平原外,大多是山地,难以开凿运河;而成都平原上已有前朝开凿的与都江堰工程相配套的诸多河道;加上蜀国经济力量有限,因此未见史书有开凿运河的记载。 东吴政权的疆域面积、平原所占比例、人口数量和经济实力,虽然都不如魏国,但它除了拥有长江、珠江两大巨川外,境内还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以及密如蛛网的河流,遍布各地,自然条件十
《京杭运河全图》与京杭运河
作者: 齐阳  曾荣桂  年份期号: 2003-第6期 刊名: 地图 关键词: 《京杭运河全图》 绘图风格 历史 京杭运河 
描述:在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里,珍藏着一幅《京杭运河全图》。这幅图长798厘米,高19.8厘米,图上未注明绘制年代和作者。有关学者根据图上的内容、绘制风格及所用纸张考证鉴定,该图系清朝河道官员于光绪初年实地绘制,是清河道官员进呈的运河形势图,属原绘真品。《京杭运河全图》是采用西晋地理学家裴秀所提出的“制图六体”法则(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绘制的。该图详细地绘出了北起北京通州南至杭州绍兴府的古今中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的
《京杭运河全图》与京杭运河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2003-第3期 刊名: 地理信息世界 关键词: 京杭运河苏北段 通扬运河 测绘档案 江都水利枢纽 运河水 南水北调 全图 京杭大运河 京杭运河 测量技术 
描述:在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里,珍藏着一幅《京杭运河全图》。这幅图长798cm,宽19.8cm,图上未注明绘制年代和作。有关学者根据图上的内容、绘制风格及所用纸张考证鉴定,该图系清朝河道官员于光绪初年实地绘制,是清河道官进呈的运河形势图,属原绘真品。《京杭运河全图》是采用西晋地理学家裴秀所提出的“制图六体”法则(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绘制。该图详细地绘出了北起北京通州南至杭州绍兴府的古今中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的全貌。运河两岸之州府县、水闸坝、山川、河流湖泊和名胜古迹都有详尽的绘画;更可贵的是,图中还有
“运河”趣事
作者: 张柯亭  年份期号: 2003-第12期 刊名: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关键词: 童年 家乡 田野 运河 人工 同伴 乡村 离村 故事 挖掘 
描述:童年的故事很多,但最令我留恋的是爷爷家乡的“运河”,它带给我很多的乐趣。爷爷家在山清水秀的乡村,离村不远有一条小河,因为是人工挖掘的,被人们称之为“小运河”。
隋朝大运河的示意模型制作
作者: 赵士祥  年份期号: 2002-第8期 刊名: 中学历史教学 关键词: 隋朝 白乳胶 通航能力 大运河 示意模型 制作 经济的 河道 我国古代 世界 
描述: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长度在古代世界是首屈一指的 ,而且河道水深、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它的完工 ,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隋朝大运河千百年来饮誉世界。运河的开凿 ,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繁荣和南北经济的交流。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邗沟是我国最早的古运河
作者: 陈慕  年份期号: 2002-第4期 刊名: 中州今古 关键词: 人工开挖 南北大运河 中国历史 民国时期 邗沟 古运河 射阳湖 京杭大运河 公元前 农田灌溉 
描述:邗沟是我国最早的古运河
运河诗话
作者: 蔺心懂  年份期号: 2002-第1期 刊名: 齐鲁文史
描述:运河诗话
运河的复兴
作者: 张雷  年份期号: 2002-第9期 刊名: 新闻周刊 关键词: 人造血管 《平准书》 北京四合院 文物古迹 北京城 大运河 江南水乡 旅游区 曹雪芹 通州区 
描述:3年后,北京通州区将把张冢湾建设成为一个复古的居住旅游区。谁能想像在距离北京城也就40公里的地方,有一大片江南的水乡
运河文化的运动规律及其启示
作者: 王永波  年份期号: 2002-第3期 刊名: 东南文化 关键词: 文化 运动规律 大运河 
描述:本文通过对文化定义的阐释,界定了运河文化的理论内涵和表现形式,检讨了运河文化兴衰枯荣的历史进程,揭示了运河文化的运动规律及南水北调的重大意义。
运河文化的艺术奇葩——“面人汤”
作者: 张庆和  年份期号: 2002-第21期 刊名: 文史选刊
描述:运河文化的艺术奇葩——“面人汤”
< 1 2 3 ... 369 370 371 ... 475 476 4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