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作者: 汪海清   来源: 上海集邮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字形   苏伊士运河   钱塘江   巴拿马运河   “一”   京杭大运河   “之”   春秋末期  
描述: 春秋末期(前486年)和隋仁寿四年(604)开凿的“之”字形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长2700余千米。元代,河道被截弯取直,贯通南北,形成今“一”字形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南至杭州,沟通海
灵渠──中国最早的一条运河
作者: 刘清沁   来源: 中州今古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原地区   都江堰   经济文化交流   灵渠   人工运河   飞来石   秦始皇   兴安县   李将军   公元前  
描述: 灵渠──中国最早的一条运河刘沁您不会不知道长城,也不会不知道都江堰,但您可能不知道灵渠,因为和宏伟的建筑相比,它太小了,长仅33.4公里,宽才15米。而事实上,灵渠和长城、都江堰一样,同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灵渠即湘桂运河,也称兴安运河,在广西状...
大运河兴衰与清代淮安的会馆建设
作者: 沈旸   王卫清   来源: 南方建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会馆   淮安   大运河   城市  
描述: 会馆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建筑类型。本文以清代时期淮安的会馆为研究对象,在淮安古代城市建设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阅读历史文献以及实地调研等手段研究。从城市的角度,探讨淮安会馆建设与发展和城市空间形态及功能布局的互动关系,旨在加深对清代淮安的进一步认识与了解,并为传统城市改造中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会馆,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嘉兴运河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探究:以王江泾长虹桥为例
作者: 高红文   陈清文   来源: 知识经济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长虹桥   嘉兴古运河   保护  
描述: 嘉兴的母亲河-大运河是我们这座江南水乡城市的文化血脉和精神符号、是嘉兴具有世界意义的金名片。保护好千年流淌的母亲河,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长虹桥是嘉兴运河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是运河水工遗存的杰出代表,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大运河申遗名单。文章采用了文献法、访问法、实地调研法,对长虹桥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蓟运河水量分配的思考和启示
作者: 朱晓春   刘思清   来源: 海河水利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发利用   蓟运河   水量分配  
描述: 水量分配工作是加强水资源宏观调控、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工作。根据蓟运河水系的特点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蓟运河水量分配的方法、成果以及开展此项工作的一些思考和启示,并提出落实水量分配的对策建议。
谈申遗背景下京杭大运河淮安段水利遗产的保护
作者: 黄克清   王学梅   卫爱玲   来源: 江苏水利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利遗产   大运河   保护  
描述: 江苏省淮安段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节点,都与水利工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中国大运河申遗的背景下,淮安市坚持建设与保护传承并举的原则,在保护运河水系、水环境、水生态和彰显水文化特色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果。淮安段大运河的建设与管理,既坚持水利功能的提升,又按照申遗的需要,在治淮建设、江水北调、南水北调和航道整治等建设中,既利用历史形成的大运河主体河道效益,又为提升水利功能和文化传播而进行发掘传承。面对大运河遗产保护,水利行业必然会面临新的工作内容,面对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
芜申运河(马宣段)航道整治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及预防控制对策
作者: 何家昶   张世清   汪天平   汪伟民   苏继好   朱传民   来源: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血吸虫病传播   芜申运河整治工程   卫生学评价  
描述: 目的观察芜申运河(马宣段)航道整治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提出预防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对策。方法根据工程设计报告.现场考察工程涉及区域有关情况.收集血吸虫病防治历史资料.开展螺情和病情现况调查.综合分析工程项目对血吸虫病流行和传播的影响,提出预防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措施。结果芜申运河(马宣段)航道整治工程可以在局部地区消灭钉螺.但也存在着钉螺孳生、扩散及加重血吸虫病传播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工程在建役和运行期间应采取防止因工程建设造成钉螺扩散和加重血吸虫病传播措施.提高建设项目的综合效益.结论芜申运河(马宣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