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李德楠】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
明代徐州段运河的乏水问题及应对措施
-
作者:
李德楠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徐州段
应对措施
乏水问题
-
描述:
黄河的决徙变迁,经常导致黄运交会的徐州段运河水量不足.为确保漕运畅通,明政府采取了引黄河水、东诸泉、沁河水,疏濬河道,修建闸坝、堤防等应对措施.到万历中期黄河两岸全面筑堤以后,黄河主流被固定于徐州运道,乏水问题暂时得到了缓解,但好景不长,此后水流愈加湍急险恶,河堤决徙频繁,不得不改道泇河,避黄行运.泇河的开凿由引黄河水改为引沂、沭河水,避开了徐州段运河乏水问题的困扰,但是也给徐州城市发展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
明代徐州段运河的特点与治理:以运艘“过洪”时限为视角
-
作者:
李德楠
来源:
第十三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京杭运河亦称漕河、运粮河,为确保漕运畅通,往往对运艘所经过的重要河段规定时限,如过江、过淮、过洪时限。徐州段运河作为明代南北大运河中"咽喉命脉所关,最为紧要"~①的一段,每年通过的粮船多达12000余只~②,加上数量众多的贡鲜船、商民船等,"凡江淮以南之贡赋,及四夷方物上于京者,悉由于此,千艘万舸,昼夜无息"~③。明政府规定了徐州段运河的"过洪"时限,这些规定作为运河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反映
-
道光十一年冬季严寒对京杭大运河运作状态的影响
-
作者:
李德楠
刘炳涛
来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光十一年
历史气候
严寒
京杭大运河
-
描述:
利用清代地方志、档案等文献资料,复原了道光十一年(1831-1832年)冬的严寒实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严寒对京杭大运河各段运作状态的影响。研究表明,道光十一年冬的严寒涉及我国整个东部地区,是此前百年中最冷的一年。在漕政日益败坏的道光年间,正常情况下的漕河整治与管理已属不易,极端气候更增加了其困难。因地理位置、面临任务以及对气候变化敏感度的不同,此次严寒对各河段的影响也就各有差异。山东运河远离黄河,水浅冰厚,主要表现为河道疏浚的困难;苏北运河地处黄运交汇,凌汛多发,主要表现为堤防修守的艰辛;江南徒阳运河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