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李可可】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明清治河话疏塞
-
作者:
李可可
来源:
中国水利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明清时期是黄河治理史上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时期。说它重要,是因为明清时期的治河方略发生了划时代的转折,由此前单纯着眼于“治水”转变为“沙水并治”,由此前单纯的“除害”转变为“除害”与“兴利”的结合,尽管“兴利”只是体现在“借黄利漕”上。同时,明清时期,我国的治河科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传统的治河技术
-
潘季驯治河(上)
-
作者:
李可可
来源:
中国水利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嘉靖河变”之后,潘季驯被任命为总理河道,与朱衡共开新河,这是他首次担任河道总理。然而,任职未久,便以丁忧去职。隆庆四年(1570年),黄河大水,茶城淤塞,淮水大溢,河决邳州,运道受阻。这时,潘季驯第二次被任命为总理河道。上任后,他坚持“复故道”的主张,特别是隆庆五年河决邳州、睢宁后,他“尽塞十一口
-
治河保漕
-
作者:
李可可
来源:
中国水利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后,修复了山东会通河,开通了京杭运河。从此,京杭运河成为明清两代的南北运输大动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由于南北走向的京杭运河与东西走向的黄河势必交会,加以黄河南流入淮的形势,京杭运河的水系变得空前复杂,其中受黄河影响最为直接的有以下两段运道:一段是会通河。该段运河因设置了众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