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杭州开发运河文化旅游的对策研究
作者: 吴建华   来源: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文化   古运河   旅游资源  
描述: 京杭古运河(杭州段)有着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发展运河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杭州城市旅游开发的新热点。结合杭州城市发展的特点,分析了杭州运河文化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深入挖掘运河文化旅游资源,提升运河文化旅游品牌提出了基本思路和对策。
悠悠运河旁 布鲁日天鹅酒店
作者: 吴琼   来源: 安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城   家族经营   运河   酒店   客房   天鹅   米其林   城市精神  
描述: 一个停留在中世纪的古城,必定有一间传承着城市精神的酒店。赫塞尔斯家族经营布鲁日天鹅酒店近三十年,从一个九间客房的小旅馆发展成拥有三十套客房及一间米其林推荐餐厅的小型豪华酒店,其中蕴藏的故事平凡而生动。就像酒店旁的运河一样,多少年来一直默默流淌,却始终是布鲁日的灵魂。
明清京杭运河区域仕宦宗族的社会变迁
作者: 吴欣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区域社会   官宦世家   宗族组织  
描述: 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畅达的漕运,促进了沿岸区域经济的繁荣,也为这一区域宗族组织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探讨运河区域社会的地方性特征与宗族社会组织发展、衰落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宗族组织的内在发展脉络,是本文的研究旨趣与所要解决的问题。
明、清京杭运河区域仕宦宗族的社会变迁
作者: 吴欣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变迁   仕宦   运河区域   区域经济   宗族组织   聊城   京杭大运河  
描述: 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畅达的漕运,促进了沿岸区域经济的繁荣,也为这一区域宗族组织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这一时期,聊城运河两岸有两个同为傅姓的大族,
贾让“治河三策”的现代启示
作者: 吴小洪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精神   贾让   治河三策  
描述: 西汉时期,贾让提出治河三策,成为治理黄河的最早文献。三策后来被王景应用于治理黄河的实践中。析读《治河三策》,笔者认为贾让提出的不与水争地、顺自然而用之的思想,以及实地考察、比较分析而后形成决策等科学精神,仍然值得我们重视。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北运河通州段水质特征
作者: 吴在兴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2009百年庆典学术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因子分析   水质评价   北运河通州段   多元统计分析   聚类分析  
描述: 对北运河通州段的上游温榆河大桥到下游杨家洼闸之间的19个水质监测断面进行2009年4月到7月的水质常规监测,监测DO,pH,盐度,TP,TN,三态氮以及TOC等13个水质指标。
京杭大运河聚落研究(摘要):以无锡古城为例
作者: 吴靖梅   汤晔峥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文化线路遗产的科学保护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京杭大运河聚落研究(摘要):以无锡古城为例
运河漕舫首部结构强度设计
作者: 谭永朝   张吉萍   吴茜雯   郑翰献   来源: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强度设计   首部结构   运河漕舫   直接设计法  
描述: 采用直接设计法对运河漕舫的首部结构进行了强度设计。在给出该船体首部结构的设计载荷为波浪冲击载荷与静水压力载荷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该漕舫进行了结构以及载荷模拟,并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对船体首部结构提出了加强方案。研究结果对运河漕舫首部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及设计参考,对该船体结构航行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天津市南运河河道整治景观设计
作者: 吴静子   赵大鹏   来源: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运河   景观设计   河道景观   天津市  
描述: 依据天津南运河河道沿岸的场地特征,确定了南运河河道整治景观设计的目标和原则,重点探析南运河线形文化景观遗存和滨河环境空间利用的实现形式,并认为南运河河道整治景观设计应建立沿岸连续的步行系统。依据道路与河面的高度差,建立6个不同的景观节点,采取生态护堤措施,保护和完善生态廊道,建立统一完善的历史文化传承体系。
明清运河淮安段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作者: 吴鼎新   张杭   来源: 淮阴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评价   社会经济效益   明清  
描述: 明清时期,两朝漕运总督府设在淮安,淮安是名副其实的运河之都。它的命运随着大运河的变化而变化,社会经济趋向繁荣。以明清时期运河对淮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为线索,通过对明清漕运、盐业等对淮安的社会经济效益关系的研究,可以为淮安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历史依据的可行性建议。
< 1 2
Rss订阅